青草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守正创新中成就行业典范

【信息时间: 2019/11/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信息来源:张家港日报

.......................................................................................................................................................................

    20141119日,异地新建的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门迎客。到如今,已过去整整五年时间。作为张家港市唯一一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青草巷担负着流通主渠道功能,市场通过改革创新、项目开发、规范管理,实现了稳步发展。2019年,市场获得了两个含金量很高的荣誉——2月份,市场入选201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4月份,市场被复评为 “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

一次契机

成功搬迁,成就生态市场

    201411月,经过23个月的等待,市民们迎来了一个商品丰富、设施一流、管理完善的全新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异地新建项目占地387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站在位于锦丰镇合兴兴南路8号的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建筑,客服中心、检测中心、银行、警务室、联合执法办等单位分布在大门两侧。走进市场大门,一幅巨大的市场平面示意图让人一目了然:新市场东侧为水产、蔬菜、家禽区,中间为鲜肉区,西侧为副食、粮油、水果、日用百货区和商业街,冷冻品区分布在紧靠正门的两边区域。

    市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戴德荣介绍说,新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绿色生态。市场投资近400万元,建设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年处理能力超过7000吨,垃圾减量达70%;投资150万元建设雨水回用系统,经过沉淀、消毒等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场地清洗等;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200万度,降低了市场运营成本;投资150万元用于绿化工程,市场绿化率达15%

一颗初心

质量把关,打造安全市场

    每天深夜12时许,港城被宁静的夜晚笼罩时,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经热闹起来,农副产品已经开始陆续被运送至批发市场的各家摊位上,与此同时,检测员也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抽样检测工作,依次在各家摊位上抽样,再送往检测室检测……此外,检测员还要对送检的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食堂的蔬菜进行快速检测,只有取得检测合格证这张通行证,这些蔬菜才能进入食堂。

    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农副产品供应,市场内出售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检测中心主任张涵之介绍,检测中心是全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首家通过省级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吊白块、甲醛、甜蜜素等常规检测项目40多个,法检项目4个,检测人员平均每天都要检测300多批次的农产品,一年检测超12万批次,检测范围覆盖市场内各大类商品。

    由市供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四部门联合成立的市农副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常驻市场,联合执法办负责不合格农副产品的销毁处置及农副产品质量日常执法监督工作。今年1月至10月底,联合执法办共销毁不合格农副产品15批次,共计1168公斤,有效保障了市民的餐桌安全。

一种坚持

擦亮品牌,铸就诚信市场

    青草巷市场管理科科长李建兵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市场每两年开展一次诚信经营示范户评选活动。想要摘得诚信经营示范户的奖牌并不容易,评选对象除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具备基本的执照、证件外,还要符合诚实守信、执行计量五统一管理要求、维护市场公共卫生、遵守消防安全制度、遵守治安管理规定等共计14条评选条件。

    为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推动和促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规范经营、优质服务、诚实守信、文明有序、卫生整洁的市场环境,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市场积极推动诚信建设。今年,青草巷市场开展诚信建设在路上系列活动,陆续制定出台《诚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让《文明经营公约》深入人心……无一不体现出市场管理者的用心和决心。

   “作为全市菜篮子重点工程,青草巷市场积极发挥集散平台功能,联结带动我市种植业、养殖业、农民经纪人、经营户、加工户、房东户等5万余户,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正逐步成为全市农副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戴德荣表示,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将坚持惠三农、保民生、搭平台、拓发展服务宗旨,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质量放心、安全诚信、服务市民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全力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并成为行业典范。

 


上一篇:"诚信建设 我们在路上"主题共建晚会下一篇:诚信建设“我们在路上”